我们可以把
区块链理解为一种
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中的每个
节点负责存储
账本数据。根据
节点参与
区块链的准入机制不同,可以将
区块链分为公有
链、
私有链和
联盟链。
公有链
公有
链是完全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在
区块链上发送交易和读取存储数据。只需要拥有一台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就能够在世界各地随时访问
区块链。我们熟悉的
比特币、
以太坊都属于公有
链。
公有
链里的
节点之间是互不相识的,因此可以很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其中每个
节点享有的权利都是对等的,每个
节点都可以通过
共识机制争取记账权,更新
区块数据。公有
链中所有的数据都公开透明地呈现在
区块链网络里,人人可查。
公有
链的运行,是按照设定好的规则运转的,开发者无法更改规则,或对用户行为进行干扰,
去中心化程度高。但公有
链的交易需要众多
节点进行
验证,因此交易速度比较慢。
私有链
与公有
链相反,
私有链属于非公开性质,只有获得授权的
节点才可以加入。
私有链中的信息读写根据不同的需要释放给相应
节点,每个
节点享有的权利不尽相同。
私有链一般用于企业、机构内部数据的管理,例如支付宝背后的蚂蚁金服,采用的就是
私有链。
私有链中每个
节点的加入,都是需要经过审核的,因此出现
恶意节点对
区块链进行攻击的概率非常低,安全性高。并且由于
节点数量少,确认的时间比较短,因此交易速度相较于公有
链也较快。
但
私有链完全掌握在组织手中,组织有权利更改
私有链的运行规则,中心化程度高。而且权限过大的
节点,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对
私有链上的数据进行更改。
联盟链
联盟链的开放程度介于
私有链与公有
链之间,允许多个组织共同参与管理。
联盟链一般被运用于金融等专业领域,便于机构之间进行交易和
结算。比较有名的
联盟链有微众银行、CBRA(中国
区块链研究联盟)等。
联盟链的运行跟
私有链类似。获得授权的机构可以参与进来,运行
联盟链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节点,数据只在
联盟链里的成员间开放。机构之间达成
共识后,可对
联盟链的运行规则进行更改。不过
联盟链的权限设计比
私有链更为复杂,可信度更高。
三种
区块链没有优劣之分,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使用不同的
区块链。如果对交易速度要求不高,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可以采用公有
链;如果要求交易速度快,对内部数据进行检测,
私有链和
联盟链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