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攻击是指单个或者多个单位/组织能控制全网51%的
算力,从而改变
区块链中
区块的交易次序的攻击问题。
51%攻击实现原理:
比特币等
区块链通过
分布式账本实现
去中心化,具有公信力和安全性。
区块链中的事物需要网络中的大部分
节点都认同后,才会被记录下来。矿工
节点们也会主动
验证其他
节点是否遵循
区块链协议,确保每笔交易诚实可信。
这些处理事物、记账的权力是通过
工作量证明争夺来的,
算力越强,获得记账权的概率越大。如果掌握了全网51%的
算力,即可对整个
区块链网络形成垄断,拥有处理
区块链中一切事物的权利。
如果出现了51%攻击,攻击者可以修改自己的交易记录,导致
双重支付(
双花)现象的出现。当
矿工打包好一个
区块后,正常情况是广播到全网给其他
矿工检查后增加到
链上。但是,获得51%
算力的攻击者可以不广播,而是直接创建一个其他
矿工不知道的新
链进行
挖矿。由于新
链并没有广播,所以对其他诚实
挖矿的
矿工来说它是隐藏的。攻击者在旧
链花掉的资金,在新
链上并没有记录,因此攻击者可以在新
链上继续持有这些币,实现
双重支付。
区块链的设计原理遵从
最长链原则。当攻击者拥有最大的
哈希算力时,便确保了新
链会更长。而当新
链比旧
链还长的时候,按照
区块链的协议,旧
链将会被舍弃,其他
矿工会重新开始在新
链上打包记账。攻击者之前在旧
链上的花费便能随着旧
链的消失而消失,从而能够在新
链重新拥有这部分已经被花掉的币。攻击者还可以阻止
区块中的交易被确认,以及其他
矿工挖到合法
区块,从而对
区块链的运行造成很大威胁。当
区块链不再受到
节点们的信任时,币种价值也将相应地下跌。
如何防范:
由于每个
节点的
比特币都有
私钥进行保护,每笔交易也都需要
私钥进行签名,因此攻击者不知道他人的
私钥,也就不可以将他人的
比特币转入自己账户,更无法修改他人的交易记录。所以,拥有51%
算力能让自己获益的方式只有修改自己的交易记录,制造
双花现象。
中本聪在
比特币白皮书中提到,攻击者需要投入设备和电力作为成本才能进行攻击。因此相比对
区块链进行攻击,遵从规则进行
挖矿的获益更大,攻击获益的方式就显得非常不划算。
出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几乎不会有人集合51%
算力去攻击
区块链,反而会对
区块链进行维护,确保自己手中的资产是有价值的。例如在2014年时,GHash矿池的
算力超过了51%,引起了
比特币社区的强烈关注。为了维护
比特币
区块链的稳定,他们主动将
算力降低,并承诺会让GHash的
算力始终保持在39.99%之下 。
总结:
51%攻击虽然能够对
区块链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但从利益角度出发,这种现象出现的概率极低。另外,随着
区块链逐渐完善的
共识机制以及
加密货币拥护者的保护,发起51%攻击的攻击者在成熟
区块链上很大可能会空手而归。